close

  ■訪談
  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個個造型各異的地標各領風騷,引發了無數的關註和爭議。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近年來廣州涌現了大量地標式的建築,其原因何在?地標建築要如何與地域特色融合,避免千城一面?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有些地方為了做地標,一味追求震撼性、獨特性,可能會過於放大需求,造成浪費。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根據發展階段建設代表城市形象和追求的地標。對一些重要的、關鍵性區位的地標,可以慢慢留給城市成長到一定階段後再來做。
  談原因“為了傳播形象,帶動經濟導致地標集中出現”
  南方日報:近些年來,包括廣州在內的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設尤其是新城建設過程中,總喜歡建一些地標性的建築。為什麼城市突然之間出現了大量的地標性建築?
  馬向明:我們前年做過一個關於理想城市的研究,大家都提出城市缺乏特色,所以都關註空間特征的問題。
  地標建築的大規模出現,也是有其自身的邏輯和存在合理性的。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全世界也都在建地標建築。
  國內地標建築之所以這麼多,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很長一段時間,城市之間的競爭中區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誰的位置好,誰就獲益多。然而到了90年代之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地球瞬間變平了,空間被壓縮了,這個時候地理位置就成為城市之間唯一的競爭因素了。相反場所的特征和特質的作用性開始凸顯了。
  要想在競爭中每個城市都想自己脫穎而出,占據先機,城市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播自己的城市特質。怎麼傳達自己的特質呢?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推介城市形象,通過塑造好的形象,並廣為傳播,從而在城市競爭中占據優勢。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是全球性的,城市形象好的城市,可以聚集更多的資源,甚至形成贏者通吃的效果。
  在當今信息化、碎片化的時代,人們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不會有很長時間來深入瞭解一座城市,一個城市的形象,需要有一些具體的載體。比如說香港、新加坡,人們腦海中呈現的也就是那幾個經典的場景。和文章的標題一樣,如果能夠通過一兩張圖片,就可以傳達城市強烈的特征,這對於城市推介就很重要。在這一背景下,地標建築成為了反映城市形象最為合適的載體。
  南方日報:塑造城市地標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馬向明:地標建築大行其道,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以往修個教堂,可能會花上百年,因為其目的是為了跟上帝溝通,所以對建築特色很講究。社會進入到消費社會或者後工業社會後,隨著工業品的飽和,生產場所也成為了是一種商品,空間本身作為一種消費品。所以早期很多建築都是標準化的,這就造成了城市千篇一律。這個時候建築功能很明確,買了房子就是為了居住,建設餐廳就是為了供人吃飯。
  但城市再往前發展,消費多元化之後,空間供給也開始過剩了。人們去餐廳不僅僅是因為肚子餓,更希望能看到一些特別的東西,然後順便吃個飯。這樣,空間供給也開始出現競爭了。很多地方都希望能夠建造一些具有特色的場所,從而可以帶動旅游、帶動消費。這些因素推動了一些有吸引力的空間場所的誕生,從而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傳播整體的形象,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成為地方的欲望驅動。兩種力量融合在一起,加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導致了近些年地標建築的集中出現。
  一個城市通過一個好的策劃,塑造一個好的形象,能夠取得吸引投資、拉動消費、集聚人口的三重作用,效果非常顯著。
  談地域特色“地標不要強求所謂的地域特色”
  南方日報:地標建築如何跟地域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
  馬向明:應該說目前國內出現的地標相對來說還是經過了很多的程序來建設的,大多數建築的質量還是經得起推敲的。比如北京議論得比較多的國家大劇院、“大褲衩”等,這些建築在國際上都是獲獎的。其爭議在於是否跟地域特色融合的問題,但作為建築本身來說還是做得很好的,很多都是大師級的作品。
  這些地標如何融合地域文化,很難短期間內看得清楚。比如埃菲爾鐵塔,剛做好的時候,巴黎也罵得一塌糊塗,說是一個怪物,現在也成了城市的代表。還有悉尼歌劇院,這個建築跟西方文化有什麼關係恐怕也談不上。每個地標建築都有各自建設哲學,設計者都可以自圓其說。這些建築對地域文化的衝突不能過早下結論,需要時間的沉澱。比如廣州塔它跟廣州有什麼聯繫?是廣州什麼文化造出來的?還真說不上來。但這不影響它成為了廣州新的地標。
  地域文化會根據時代不斷演變,傳統建築是基於過去的技術和人們生活的理念,現在則完全不同,不必非要背負傳統的東西。
  我認為,大尺度的地標建築要講究一定的時代性和代表性,要符合公眾傳播的特征,不要強求所謂的地域特色。而細緻的東西,小尺度的,要反映地域特色。打個比方說,如果在小蠻腰上放五個羊,那就不是地域特色。廣州人喜歡遮陰、避雨,在建設中設計騎樓,這些細微之處反而可以反映地域特質。
  對於地標建築,只要精心設計的,不論是什麼流派,只要是做得好,具有美感,都是可以接受的。地標建築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否能被當地認可,這需要時間的沉澱,不一定非要有嶺南特色、嶺南元素。這就好比唱戲,到廣州唱京劇也有人欣賞,不一定非要唱粵劇。
  當然,當一個城市變得越來越單調的時候,我們越來越呼喚城市的身份之所在。我認為,真正要保持的不是在新建地標上套老建築的帽子,而是保護好老建築。只有老建築才能承載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的過去,才能維持城市的身份特征。
  談產生過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建築一定是平庸的”
  南方日報:近些年,廣州的地標建築有一種趨勢,總是在不斷追求最高、最大、最吸引眼球,按照規劃,廣州也有不少即將開建的新城規划了地標建築。
  馬向明:的確,有些地方為了做地標性的東西,可能會過於放大需求,造成浪費。因為區域競爭中,要求尺度要大,這樣才有比較,才能出位。一些建築為了創第一,地標為了達到震撼性、獨特性,有時候會走得比較偏,會造成規模太大,而導致浪費。
  不能在區域發展的初級階段就搞一些地標。這個區域還沒有實力,還不成熟,價值觀也不穩定,做出來的東西最後會被區域形成的價值觀所拋棄。很多地方建新城的起步階段,一下子就要拿最好的地方,開建一個地標,那肯定會出現一堆的問題。
  城市要根據發展階段建設代表城市形象和追求的地標。比如廣州如果在上世紀90年代就建小蠻腰,當時的經濟實力、技術儲備都不成熟,建出來的肯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什麼階段就應該做什麼階段的事,對一些重要的、關鍵性區位的建築,要慢慢留給城市成長到一定階段後來做。
  南方日報:有人說一些地標建築關乎城市形象,建設前應該充分征求公眾意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馬向明:地標也是時代的一種特征,有些地標建築可能有人會不習慣,但建好之後終究還是要習慣的。當然,我不是說在建之前讓大家閉嘴,建設的時候可以放手讓大家去議論,讓後來的設計者、業主充分理解大家的感覺。這種互動的過程中可以創造更好的地標建築。
  但我認為地標建築在建之前不一定要到處去找群眾評價、論證,要不埃菲爾鐵塔也不會出現了。所有大家都能接受的建築,如果放在網絡去投票,最後一定會是很平庸的方案。誰都能接受的方案,一定是平庸的。所以不能說人人都叫好,這個建築就是好。好的地標建築往往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所以才有存在的價值。而超出常人就顯得孤單,這就是矛盾的所在。
  關於“地標”,你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有什麼不吐不快的槽?請@南方日報、@南方日報廣州新聞微博,或關註“廣州大城故事”微信公眾號,留下你的故事和評論,與本報互動。同時歡迎向南方日報廣州觀察“廣州大道”評論欄目投稿。
  策劃:張東明 王垂林 姚燕永 統籌:薑玉龍 譚亦芳 曾妮 鄭佳欣  (原標題:傳播整體形象 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u57nuffj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